活動

小蜜蜂不要停:中國城市地產銷售中的臨時工作、性別化技能和過度流動

2020年11月18日週三,來自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的助理教授戰洋,在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講師曹文傑博士的主持下,開展了名為“小蜜蜂不要停:中國城市地產銷售中的臨時工作、性別化技能和過度流動”的zoom網路講座。戰洋教授運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分享了她對於這些“小蜜蜂”在工作時遇到、面對的各種不同情形的看法。

隨著中國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擴大,許多具有農村背景的中年女工因具備刻苦耐勞等性別化特質進入到房地產銷售行業中,承擔“渠道”工作。與工廠、服務業或家政行業工作不同,渠道工作本質上是流動的。這些臨時工被稱為“小蜜蜂”,她們不斷在城市中向潛在客戶宣傳地產。本講座的重點是這些中年“小蜜蜂”的招募、培訓、流動路徑和工作經驗。

戰洋教授首先從“小蜜蜂”又被稱為“渠道工”、“拓客”等名字開始解釋她們的工作性質,她們在房地產行業的營銷中,以派發傳單、拉客戶等類似于硬性廣告的推廣方式為她們的雇傭者(即房地產方)推薦房產。

隨後,戰洋教授解釋了從女性主義的角度,為何會關注“小蜜蜂”這類女性勞動群體,涉及到工作中的酬勞支付問題、職業道德與倫理問題及一些基本設想,從而引申到“小蜜蜂”群體在工作時遇到的一些女性進退兩難的困境。戰洋教授曾在重慶進行過實地考察與研究,因為重慶具備了一定的發展戰略,並且出現了以房地產為中心的城市擴張情況。在這個研究中,她訪談了兩位房地產發展商、兩位“拓客”部門的經理和三十六位“小蜜蜂”,並分析了近年來紙媒、自營商以及跨媒介在拓客發展上的推動作用;同時,她也關注到拓客們出現的原因與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手段息息相關。

除此之外,戰洋教授在關於“小蜜蜂”們的人員組成中,探討了她們的招聘問題,年齡分層問題和城市/農村戶口情況等。在經過招募和培訓後,“小蜜蜂”們會以“兵團戰”的方式從電銷、地推、守盤和團購等路徑開展工作。她非常關注重慶“小蜜蜂”中的中年婦女們,在工作中所面對的性別化技巧與經驗,與她們的活動區域地圖相結合,形成“第一密集區”、“第二密集區”和“輻射區域”。地圖中的這些圈層和點位(加油站、商超等),非常形象地體現了她們工作的圖景與大概流動路徑,這種流動性也具有一定的反身意義。

最後,戰洋教授分析了在市場競爭日益官僚化的情形下,“小蜜蜂”們的行業壓力、長時間工作負擔以及人事變動(解雇率、辭職率)等數據。並且,在流行病疫情改變了社會運轉模式的環境中,“小蜜蜂”們不僅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還承受著來自社會、家庭等不同地方的負面情緒。戰洋教授希望在當代中國,如何理解“小蜜蜂”這種“非必要”工作的存在,是十分需要成為人們去關注和研究的議題。

撰寫者: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博士生彭依伊 Yiyi Peng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