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語言︰ 廣東話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校園 康本國際學術園 LT8 或 Zoom
第一節︰ 11:30am- 12:15pm
性別關你乜嘢事?:日常生活的性別研究
What does Gender has to do with me?: Locating Gender Studies in Daily Life
講者:黃鈺螢博士(中大性別研究課程講師)
Speaker: Dr. Sonia Yuk Ying Wong (Lecturer, Gender Studies Programme)
我正正常常,點解要關心性/別?
性/別淨係關性/別小眾事?
性/別研究其實研究啲乜嘢?
「個個都講性/別,唔通個個都真係關心性/別」 —— 係,性/別絕對係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議題!讓我來一次過解答大家對於性/別研究的種種偏見和疑問!
你有沒有想過城市、不同設施、產品和政策的設計如何建構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性/別化、標準化的設計,除了限制了我們的身體可能性,亦同樣為我們的生活和思想設下邊界。
從醫療器材、個人保護裝備、性玩具、傢俬、行人過路燈、扶手電梯、街燈到洗手間、公園、辦公室,圍繞我們的大小設計裡面皆隱含著各式各樣標準化和單一的觀念與霸權。你有否想過街燈的數量會怎樣影響女性的行動自由,公園的規劃則又怎樣決定了不同群體的運動參與度?樓梯處處是否一種年齡及能力歧視?洗手間與更衣室的設計除了把非二元性別人士排除在外,對於女性、照顧者、來經者甚至男性來說又是否真正友善?
本節講座將會透過分析各種設計及公共政策,抽絲剝繭,細看日常設計中的權力與偏見,帶你認清日常生活裡面包含了各色各樣的性別元素,由公共設計到人際關係,如何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你!
第二節︰2:00 – 2:45pm
性別是先天還是後天構成?: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別研究
Nature or Nurture: How does a Biosocial Approach to Studying Gender Look Like?
講者:曹文傑博士(中大性別研究課程講師 兼本科課程主任)
Speaker: Dr. Joseph Man Kit Cho (Lecturer, Gender Studies Programme)
- 你知道當生理男人預期自己會照顧初生嬰孩或聽到嬰孩的哭聲後,體內的睪丸酮會下降嗎?
- 你知道人類在靈長類動物中,雌性和雄性的身體在體型上的分別是最小,而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人類的祖先重視平等,會集體殺死想「蝦蝦霸霸」的男人,促成人類的自我馴化嗎?
- 你知道擁有性染色體XX的女嬰若在出生前接觸高濃度的睪丸酮,出生後會對一般男孩都喜歡的玩具有較大興趣,亦會花更多時間跟男孩玩耍,而這一切都發生在性別社教化之前嗎?
以上的例子都說告我們,性別-包括身分認同和行為-不完全由後天的經驗所構成,同時,生理也不是一成不變,它會因應我們要完成的社會任務或要扮演的社會角色而調節。這次入學講座會引用多個打破常識定見的研究,略略回顧性別與性染色體、性激素、腦部結構之間的關係,說明「先天vs後天」的爭論不但過時,還好可能問錯問題,然後會介紹一些結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和它們有趣的發現。
這次講座希望釐清對性別研究的誤解,以為性別研究否定生理性別,尤其是男女之間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帶來的影響。相反,對性別的探究,讓我們明白到生物與社會往往是互為因果、難分難解,以至構成同一個系統。所以,只以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來解釋性別都不夠完備。
A
A
A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