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將於2023年10月21 日(星期六)舉行入學資訊日。屆時,性別研究課程會安排兩場本科課和入學講座,讓入場人士了解性別研究及入學相關資訊。 詳情請參閱以下資訊。
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https://cloud.itsc.cuhk.edu.hk/webform/view.php?id=13676280。如有任何查詢,請電郵至genderstudies@cuhk.edu.hk。期待你的參與!
第一節︰ 11:30am- 12:15pm
Sex in Sports:公平.競賽.跨性別
講者:曹文傑博士(中大性別研究課程講師)
Speaker: Dr. Joseph Man Kit Cho (Lecturer, Gender Studies Programme)
跨性別運動員Lia Thomas於2022年贏得女子500碼自由泳的美國大學冠軍。這一成就讓一些人感到振奮,同時也引發了對比賽公平性的質疑。
競技運動至今仍然是維持性別區隔的少數領域之一,選手們按照出生時被指派的生理性別分為男子和女子組別。然而,隨著跨性別和雙性人運動員的出現,這種做法受到了許多批評,國際體育組織也多次修改了有關性別的參賽規則。
有關跨性別和雙性人運動員的爭議通常集中在從男轉女的跨性別女性是否具有額外的競爭優勢,進而導致比賽不公平。
在這次入學講座,我們將回顧這一爭議,並重點探討睾丸素水平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同時討論一些旨在實現「共融」和「公平」的解決方案。
第二節︰2:00 – 2:45pm
「工人姐姐」們為甚麼要離鄉別井?- 性/別與跨國移民勞工問題
講者:黃鈺螢博士(中大性別研究課程講師)
Speaker: Dr. Sonia Yuk Ying Wong (Lecturer, Gender Studies Programme)
香港是亞洲其中一個移民工人口最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家務勞動市場。自1970年起,香港引入外籍家庭傭工,現時在港工作的外籍移民工超過40萬。香港社會對於她們離鄉別井的原因和背景有各自的理解,裡面往往帶著對於東南亞地區人民處境的想像與誤解。
其實,我們對於在身邊的她們又知道多少呢?
她們其實到底為何被逼離開自己的家鄉與家人?她們的性/別對於就業與人口流動的決定有何影響?經濟、政治、傳統文化、宗教甚至氣候變遷等原因如何與性/別互動?
在這次入學講座中,我將會分享最近在菲律賓的一次考察之旅的所見所聞,進而分析性/別如何與其他外在因素互動,分析形塑外籍家務勞工生命決定的各種原因。
A
A
A
Contact Us